首页新闻中心榜样

用汗水浇灌创新之花——记总局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中化局尹秀贞

作者:田含笑 发布时间:2023-10-07 19:40:22浏览:5170

1.png

总局中化局三级首席专家尹秀贞,从事地质事业17年来,始终秉持踏实、朴素、严谨、细心的工作作风。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她主持完成了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国家地下水监测、岩溶发育区地质环境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勘查、土壤多目标调查与评价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中小型项目80余项,荣获省部级、厅局级、地市级各类奖项20余项。因工作业绩突出,她先后获得中化局、总局“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山东省资源勘查科技“十大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从零到一,实现技术突破

作为项目负责人,在传统地质向“大地质”转型时期,尹秀贞积极响应中化局山东院向环境地质进军的号召,勇于创新、大胆设计,把地质勘查知识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带领项目组进行技术攻关,研究出一套包含测绘、物探、水工环调查、污染调查、粒径分析、赋存形态及污染源解析等在内的污染勘查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在流域底泥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勘查成果,勘查准确度(率)在85%以上。中化局山东院凭借这项“人无我有”的勘查技术体系,成功中标山东省第一批进行污染治理的9条河流中的8条,8项勘查成果中有6项达到优秀,获得山东省内底泥治理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

经鉴定,该成果在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可广泛应用于河流、湖泊、近海滩涂、渗坑等多种水体类型的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项从零到一的技术突破,成为中化局山东院的核心技术之一。


攻坚克难,解决关键难题

作为中化局三级首席专家,尹秀贞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重金属是环境中毒性强、生态危害毒性高的污染物之一,能够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洪水冲刷和农田退水等渠道进入地表水体,进而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沉积过程沉降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水生态环境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势在必行。切断污染源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关键,但对于污染源不明晰、存在多项潜在复合污染源的水体来说,传统的分析方法很难准确找到污染源。针对以上问题,尹秀贞带领项目组与中国科学院资源研究所合作,运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方法,研究发现镉同位素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地球化学示踪剂,以识别河道底泥等低镉污染地区的镉来源。该研究发表在环境顶级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影响因子7.963,对追溯水环境污染来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发挥着积极作用。


以老带新,引领团队成长

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尹秀贞已成为中化局山东院的技术中坚力量。2015年,尹秀贞被聘为山东院资源环境分院主任工程师。面对压力,她睿智冷静,带领团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稳扎稳打地完成了每一次挑战。在分院领导的支持下,她创新技术管理,倾心培养优秀项目负责人,完善了团队人才梯队培养工作。

岩溶水系统结构复杂,不同类型岩溶区具有不同的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必须采用不同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尹秀贞带领团队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科技创新理念,针对补给区局部裸露的浅埋藏型岩溶含水系统,根据调查阶段获得的参数,调整DRASTIC的一些评价参数,以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包气带渗透系数、富水性4个因子评价岩溶水系统的抗污染能力,以DIKW表示计算的指标值,解决了北方地区浅埋藏型岩溶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难题,为北方岩溶水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优化建议。她负责的项目多次获得总局、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等颁发的奖项。

17年来,尹秀贞用挥洒在矿山、河道的滴滴汗水浇灌出艳丽夺目的创新之花。此次获评总局“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再次展现了她作为新时代知识型、创新型职工,奋力奔跑在时代前沿,勇于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崭新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