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榜样

稳扎稳打 砥砺前行 ——记水文局一队优秀青年李松

发布时间:2022-02-22 16:49:33浏览:2984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他用汗水,用热情,用一颗不忘初心、甘于奉献的赤子之心浇筑最宝贵的年华。他就是水文局一队优秀青年——李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3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怀着对地质工作的热爱,李松毅然投身于地质行业。凭借脚踏实地的刻苦钻研和不屈不挠的敬业精神,他从一名普通科员逐步成长为一名业务精湛、素质一流的项目经理兼技术负责。

八年来,李松先后转战青海、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等多个省份,参与青海鱼卡三矿、长平煤矿、巴拉素煤矿、新上海一号煤矿、榆树井煤矿、里必煤矿、鹰骏三号井田等十余个整装项目。他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每天,他都要把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用笔记下来,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虚心请教,把掌握的技术知识运用到生产工作中。从初到项目的懵懂,再到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竣工报告的编制,从不会干到知道怎么干,再到传授他人如何干,一个个项目的洗礼让他从最初的懵懂青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地质工程师。

微信图片_20220222163309.jpg

近年来,在李松参与编制、施工完成的项目中,有3个报告分别被评为水文局“优秀地质成果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十九届“专业地质报告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全国煤炭地质行业‘十三五’时期优秀地质成果奖”。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一名优秀的地质科技工作者的背后,常伴随难以想象的艰辛。李松常年冲锋在野外第一线,曾在海拔3400多米的青海鱼卡坚守七个月之久。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连续七个月未踏进家门一步。在成为项目经理后,更是没有陪伴家人过一个假期。这些年他亏欠家人太多,他何曾不想做称职的儿子、体贴的丈夫和负责的父亲?可是他更清楚自己身上肩负的地质人的责任和担当。安抚好家人,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工作岗位。有人问:“你们地质队一辈子搞地质勘探,一辈子跟野外、大山打交道,难道就不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吗?”他说:“我是一名地质工作者,自从选择这个专业的那一刻起,祖国地质勘探的使命就落在我的身上,我们要接过老一辈地质人手里的火炬,坚守下去”。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倾囊相授孜孜不倦

作为水文局一队西北工程处党支部书记,李松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多数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身兼数职的他从未喊苦喊累。无论酷暑寒冬,在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的身影,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他都毫不退缩。面对突发情况,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冷静处理问题,严格把控工程进度与质量,为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遇到技术疑难问题时,他总是带领大家认真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根源,在第一时间排除隐患。

李松始终不忘传承水文局一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新入职的实习生,他总是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从业经验和从老前辈那里学来的技术知识倾囊相授,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地勘行业的行家里手。

投稿库02202972.png

“他不光是我们的技术之星,还是我们的主心骨呢,有他在,我们就心安”,这是同事们对他最中肯的评价。远离家人,远离城市的确令人煎熬。为避免职工思想和情绪上出现波动,他定期组织大家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大家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偏差人员及时教育,并以身作则,同大家一起克服困难、砥砺前行,保证生产一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攻克生产难题,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或许李松的工作称不上轰轰烈烈,或许他的事迹不够惊天动地,但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地质工作者,他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开创水文局一队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紧密结合,在水文地质勘探事业中用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



上一篇:实干创新助环保,匠心青年绽芳华... 下一篇:笃行致远,砥砺前行——记中国煤...

联系我们 隐私与安全 法律声明 行业机构 举报邮箱 民企清欠信访 房租减免问题投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东路21号中国煤地大厦100038 联系电话:010-63903775 010-63903982 邮箱:zgmtdzzj@ccgc.cn

版权所有: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京ICP备05010121号  技术支持: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