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筑牢守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转型发展纪实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报 本报记者:刘晓慧 通讯员 汪珠德

组建于1985年的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始终恪守地质人的初心和使命,陆续发现探明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经济价值的工业矿种和资源基地,为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保 发布时间:2021-08-05 08:49:26浏览:3429

组建于1985年的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始终恪守地质人的初心和使命,陆续发现探明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经济价值的工业矿种和资源基地,为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持续加快,西北地质勘查院积极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顺应时代要求,开展绿色勘查,积极为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做贡献。同时,大力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布局,着力向以生态修复治理为主体的“大地质”方向迈进,在陕西、甘肃、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实施了一大批环境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为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及区域生态修复

资源报国初心不改

为保障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储备安全,西北地勘院始终没有放弃地质找矿的主责主业。近十年,该院累计探获各类资源量铁矿10.2亿吨、铜矿185万吨、金矿170吨、铅锌矿277万吨、锰矿1.47亿吨、银矿271吨、钒矿量23万吨、钼矿3.71万吨。特别是近年来,西北地质勘查院相继在西部地区发现十余处涵盖金、铅锌、铁、铜、钼等矿种的中-大型矿床。

西北地质勘查院矿产资源勘查的主战场,分布在新疆和青海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在一年四季都需要棉衣裹身的帕米尔高原上,西北地质勘查院发现了奥尔托喀讷什富锰矿,不仅成为目前我国新发现的最大优质富锰矿床,还填补了新疆富锰矿找矿空白。在新疆东天山北麓,通过老中青三代技术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硬是在业界认为成矿条件不太好的区域取得了找矿突破,在区内首次发现钨矿,经过数年进一步勘查,最终提交一处中大型钨铅锌多金属矿产地。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南缘某矿区,西北地质勘查院的项目人员,在极端严酷的工作环境中整整工作了十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线索,科学分析,综合找矿、合理施工,最终查明金金属量超过25吨,达到了大型金矿床规模。这个项目的实施为西北地质勘查院带来总计超过3000万元的勘查收入,同时也为民族地区依托矿产资源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在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西北地质勘查院高度重视老矿山地质找矿。老矿山找矿即在有资源潜力的现有矿山深部和外围,以矿山企业投资为主实施地质勘查项目,以增加矿山接替资源,为老矿山的接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西北地质勘查院对包括中国黄金集团在内的多个老矿山,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发现新矿体、新类型,资源储量成果丰富,为等米下锅的危机矿山再次提供了可开发利用资源储量,从而使老旧矿山焕发了新的生命。

多年来,西北地质勘查院先后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00多份,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找矿成果,其中10多份勘查报告获得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2016年,还入选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并获新疆“三五八”项目一等奖。

艰难转型探索前行

为发展“大地质”产业,西北地勘院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和思考,形成了以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为方向,以西部地区为重点,以地质灾害治理、废弃和老旧矿山修复治理、农田土壤修复等民生领域为主要切入点的“大地质”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履行央企的环保责任,通过实施环境治理工程,努力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开路先锋。

西北地质勘查院先后在西藏林芝、新疆喀什等地区协同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和部分矿山企业参与制订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确定工作标准,并组织实施了多个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项目,使许多仍在运行的矿山企业存续多年的环保问题得到彻底整治,许多老旧矿山的自然生态也得到了有效恢复。在陕西石泉、新疆喀什等地,西北地质勘查院开展地学旅游资源调查,协助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制订地质旅游开发方案,得到相关地方文旅管理部门的高度肯定。在甘肃河西走廊、陕西东部渭河谷地等区域,面对土壤盐渍化、板结化及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在当地农村积极开展耕地土壤改良实验,以增加所涉区域的经济效益,解决环境问题。目前,在甘肃瓜州开展的土地改良试验已经取得明显进展,预计土地单产收益率最高将提高15%;在云南、新疆等地,西北地质勘查院先后实施多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对当地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及基本农田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在“大地质”市场开拓过程中,西北地质勘查院坚持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后期维护实行一条龙组织、一站式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近年来,该院实施的“喀什噶尔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研及方案”“吉林某市市江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测绘与设计”“陕西某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工程”“陕北某市露天矿山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盐碱土壤生物修复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陕西秦岭重点矿集区矿产开发生态环境屏障效应研究项目”等项目,通过科学缜密的一站式服务,使管理效能、业主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重要经营指标大幅提升。

人才强企永不懈怠

西北地质勘查院现有职工230多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8名。多年来,该院始终坚持人才是企业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千方百计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全面推进“人才强企”战略。为加强人才培养组织体系,西北地质勘查院组建了院、分院两级技术委员会,建立了技术委员会工作机制,完善了院、分院两级技术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传帮带”培养体系,通过“师带徒”、“走出去”、“请进来”、年度集中培训、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陆续培养了一批优秀技术工作者,其中20余人已经成长为能够全面组织各类地质工程施工和报告编写提交的业务骨干。

在技术管理干部培养中,西北地质勘查院通过“人才成长关怀行动”,实现现任班子成员与后备干部一对一的对标联系交流,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管理骨干,并为上级管理部门输送了几十名优秀管理干部。通过搭建科研平台,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用武之地,积极与相关单位联合创建了自然资源部“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部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西部自然资源综合研究院”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借助平台优势实现人才成长和科研成果双丰收。近年来,西北地质勘查院1人荣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1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部分优秀技术人员先后进入了相关行业的专家库储备名册,6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同时,在产业发展中,人才的优势逐步得到体现。

2020年,西北地质勘查院研编的《喀什葛尔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研报告及实施方案》,以全疆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管部门评审并上报自然资源部;参与编制《全国铬钒钛矿产志》,并提交了《我国铬矿资源安全保障部署建议》和《中国铬矿成矿规律研究与潜力预测》等科研报告。其中《我国铬矿资源安全保障部署建议》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与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共同组织的全国黑色金属矿产勘查形势研讨会议上,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一致赞许,会后这份建议已通过国资委上报中央。

作为全国首届百强地质队和全国模范地勘单位,西北地质地勘院曾有过属于他们的荣光和自豪。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院将始终恪守传承地质人“三光荣”精神,在地质勘查新领域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网站编辑:宫莉



上一篇:江苏省地矿局全力以赴迎战台风 下一篇:宁夏泾源新民建筑石料资源钻探项...

联系我们 隐私与安全 法律声明 行业机构 举报邮箱 民企清欠信访 房租减免问题投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东路21号中国煤地大厦100038 联系电话:010-63903775 010-63903982 邮箱:zgmtdzzj@ccgc.cn

版权所有: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京ICP备05010121号  技术支持: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