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把握“强省建设”新图景中的新机遇 ——从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看地矿行业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21-07-19 07:49:49浏览:1783

按照山东省的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主要领域现代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开启强省建设新征程中,山东省有山东省的优势。从区位优势看,山东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赋予其重大机遇;从自身发展势能看,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战略叠加优势凸显;从其产业基础看,基础雄厚,市场潜力巨大,创新资源不断聚集,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山东地矿局六院承担的威海市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底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现场

“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提出,将使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凸显,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经济社会发展质效走在前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占比大幅提升,新动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主引擎,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链产品链迈向中高端。科技创新走在前列。生态建设走在前列,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对于地矿行业来说,蕴含了巨大发展机遇。

科教强鲁为地矿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山东省提出,“十四五”期间,科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要使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大幅提升,“科教产”融合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将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提升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创新能力。加快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优势企业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建立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攻关,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产业为中心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科技资源布局,打造一批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建设一批产业中试、检验检测、成果熟化转化基地。

这对于正在尝试以科技助推产业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矿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近年来,山东省地矿局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三深一土”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321”科技创新战略,以“胶东金矿理论技术创新与深部找矿突破”项目为代表的大批科研项目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获批筹建了一品高质量地质科技实验室,并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工程。而国内黄金行业的标杆企业山东黄金集团则围绕其转型高质量发展,集中打造了包括深井开采实验室、充填工程实验室、黄金冶炼实验室及智能矿山实验室在内的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科技强鲁”为地矿行业科技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和平台助力。地矿行业充分整合科技平台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将科技创新与地矿产业发展相结合,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在科技攻关项目实施、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做足文章,探索以推进地矿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以科研成果反哺地矿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新模式。

新旧动能转换拉动矿产品需求市场

山东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力打造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坚决淘汰落后动能,严控新增过剩产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推动产业基础再造,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瞄准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推动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从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再制造业。重点培育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钢铁、炼化产业向沿海地区集中,打造裕龙岛高端石化基地、日照-临沂先进钢铁基地,建设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世界铝谷、山东半岛“氢动走廊”。聚焦石化、汽车、家电、信息、海洋等优势领域,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

山东省是国内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区域。近些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持续加快,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山东省工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新一代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9.6%、9.0%和9.5%。在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带动下,山东省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7.6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从行业增长情况看,金属制品10.0%、通用设备6.0%、专用设备14.6%、汽车23.6%、电气机械9.4%。而这些都要靠巨量的矿产品,尤其是战略性矿产资源消费支撑。

按照山东省规划,“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新材料强省建设要实现重大突破。以核电、氢能、智能电网及储能等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这也将继续拉动和稳定矿产品的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战略蕴含地矿新机遇

“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大力培育新一代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优化投资结构,聚焦提升“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批增强基础能力、保障链条安全的示范性重大工程。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和煤电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氢能,稳步推动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完善油气储输网络。

山东省扩大内需战略的思路,仍然遵循以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为主体路径推进。而地质工作始终是经济、社会、生态、民生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过程中,无论是示范性重大工程,还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都必须依靠地质工作做基础支撑。同时,重大工程的实施也会进一步带动矿产资源量的消费。

“向海图强”为地勘经济发展打开一扇窗

山东省提出,坚持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未来五年,将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设以青岛港为中心的国际航运枢纽。构建连内接外、通畅高效的陆海运输网络。推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核心设备自主化,打造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支持“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设,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等领域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推动成立东亚海洋合作组织,拓展海洋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推动陆海污染一体化治理,统筹推进重点区域沿海防护林、河口、岸线、岸滩、海湾、湿地、海岛等综合保护修复,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

国际航运枢纽的建设将为大宗商品的进出口提供更为便捷的运输条件。

当前,世界主要沿海国家都把包括海洋地质和矿产调查在内的海洋开发工作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并采取具体措施加快向海洋进军的步伐,从而推动世界海洋经济迅速而蓬勃发展。

地勘行业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洋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加强海洋地质科研和高技术应用研究,为省内沿海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为工程建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山东”推动地矿行业转型加速

山东省提出,“十四五”将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未来五年,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完善高耗能行业差别化政策,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清洁能源倍增行动,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制订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优化能源结构,减碳降耗,也意味着对煤炭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山东省是煤炭大省,就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提出,要严格控制省内煤炭资源开发建设,保持适度产能规模,到2022年省内煤炭产能压减到1.3亿吨以下,煤炭产量力争控制在1亿吨左右。淘汰出清落后煤炭产能,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大力推进形成省外国外开发基地。这一系列举措将有效提升煤炭绿色发展能力,推动省域煤炭产业产生质的蜕变。同时,也将有效推动冶金工业领域高效煤粉锅炉、新型水煤浆锅炉的应用,提质降耗。绿色减碳行动也进一步加速太阳能及地热资源等在省内工业和民生领域的应用。

山东省提出,将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系统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黄河、大运河、海岸线等重要生态廊道建设,推进泰山、沂蒙山、昆嵛山、东平湖、南四湖等重点生态区域保护修复。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保护与修复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服务支撑生态保护与修复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对地质工作新需求的一项重要内容。系统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已经成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省域地勘单位要主动请缨,通过对土壤、植被、水文及地质灾害发育等要素的调查评价,划分“生态地质景观区”,提出科学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为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翔实的科学依据。

“平安山东”对地矿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山东省提出,要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维护包括生态、资源、海洋等重点领域安全协调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持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一体化建设,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进煤矿、化工等重点领域智能化建设。提升海洋灾害、危化品事故灾害、自然灾害、矿山和地质灾害等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保障水平。维护供水、油气、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山东省是矿业大省。“平安山东”为矿山安全提出警示和要求。矿业企业应树牢安全红线意识,把生产与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杜绝违规违章作业,避免发生矿山安全事故。

网站编辑:宫莉

上一篇:以高质量服务助力地勘经济转型升... 下一篇:青海省地矿局深入开展“四联系”...

联系我们 隐私与安全 法律声明 行业机构 举报邮箱 民企清欠信访 房租减免问题投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东路21号中国煤地大厦100038 联系电话:010-63903775 010-63903982 邮箱:zgmtdzzj@ccgc.cn

版权所有: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京ICP备05010121号  技术支持: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