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榜样

用匠心托起生命的希望——记总局特聘应急救援首席专家杜兵建

作者:叶 静 发布时间:2021-04-19 14:49:33浏览:8426

1月28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收到了一封来自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感谢信。信中写道:“1月10日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闻讯而动、火速集结、千里驰援,为成功营救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份倾情付出,使我们备受感动、深受鼓舞,山东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1月25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栖霞笏山金矿救援现场向在救援中表现突出的7支救援队伍分别授予锦旗。大地特勘队是第一支被授旗的队伍,当他们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手中接过书有“笏山救援争分夺秒 攻坚克难彰显担当”的锦旗时,这支救援铁军再次进入了世人的视线。

在这支铁军的背后,有一个名字不可或缺,那就是大地特勘队首席专家杜兵建。

为生命创造奇迹

作为水文地质专家、国家矿山地质救援专家,18年来,杜兵建参与过河南省郑煤集团超化煤矿井下透水事故、内蒙古包头市壕赖沟铁矿矿井坍塌事故、陕西铜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等重大矿难营救,以及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冀中能源邢台东庞煤矿、邯郸牛二庄煤矿、峰峰黄河煤矿、宁夏煤炭矿业集团白芨沟煤矿等抢险救灾,多次担任钻探救援专家组组长,带领大地特勘队打过几十口救援钻孔,营救过百余名遇险矿工。

郑煤集团超化煤矿井下透水事故救援是这名应急救援老兵参与的第一次救援任务。事故第二天,大地特勘队的快速冲击钻机就调运到现场,从地面向遇险人员被困地点垂直打钻,保证及时输送氧气和食物。12名矿工在井下被困109小时后全部获救生还,创造了我国煤矿抢险救灾史上的奇迹。

2010年3月,内蒙古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了一起井下隐伏陷落柱导致突水的矿难事故。11年后回忆起那次救援,杜兵建仍记忆犹新:“高水头压力的奥陶纪灰岩含水层突水量达到6000立方米/时,在井下的上山巷道形成的高气压环境下,钻孔透巷后喷出的泥煤渣屑足有20米高,风沙裹挟着泥渣飘落在每一个救援人的脖领里……”

此次救援中,大地特勘队队员冒着极低的温度和大漠风沙,克服了种种困难,利用当时国内地质钻探行业还不多见的“定向钻井”系统,在参加救援的石油、地矿、给水团等5家单位的钻井队伍中唯一准确透巷,为井下侦检和采取进一步救援措施创造了条件,被神华集团乌海煤业公司指定为骆驼山煤矿矿井灾害治理施工单位。

杜兵建说,他参与过的难度最大的一次救援,当数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

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保太镇万庄村玉荣石膏矿因临近的废弃石膏矿采空区发生坍塌而引发矿井坍塌事故。

原国家安监总局和山东省政府联合成立了现场救援指挥部,还有一支10人的现场救援专家组,杜兵建任抢险救援指挥部现场钻井救援专家组组长。

12月29日,2号小孔径探查救援孔率先透巷,下放生命窥视仪器探查到了井下4名被困矿工的信息,从钻孔投送了营养品和衣物,维持了他们的生命保障。但由于矿井水位不断升高,2016年1月8日,投送食物的管口被水淹没,被困人员无法获取食物。

“时间就是生命,一刻也不能等了,立刻换井位!”杜兵建一声令下。向指挥部报告情况后,他指挥大地特勘队T200型车载钻机暂停正在施工的4号大孔径救生钻孔立即移到7号救援孔位。经过48小时的紧张施工,新的生命保障孔打通了,恢复了物资投送和通信联系。

1月20日,又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了,5号大孔径救生孔在距离透巷还不到50米的时候突然井壁垮塌出现埋钻事故,钻机被迫停止工作。此刻,被困矿工惊恐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从井下传来:“你们还在救我们吗?我们还能活着出去吗?”

必须让他们燃起求生的意志!杜兵建通过电话向被困人员坚定地喊话:“你们不要担心,地面上有近千人正在尽最大力量营救你们,我们一定会把你们救出来的!”救援队还把现场情况用手机录制成视频传给井下矿工,让他们安心等待。

安抚好井下的矿工兄弟,他带领专家队伍一次次分析井下灾情,判断钻孔事故原因,大胆决定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在大孔径救生钻孔中处理埋钻事故的实施方案。这一方法从未在国内应用过,此方法试验成功是我国矿山救援史上的首例。

历经36个昼夜、850多个小时的奋战,4名矿工终于被成功救出。一场硬仗结束了,杜兵建这时才感觉到疲惫,36天来第一次沉沉地睡了一宿。

山东栖霞笏山金矿救援是杜兵建职业生涯中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2021年1月10日14时,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笏山金矿井下240米处发生爆炸事故,22人被困井下600多米处。

12日凌晨,大地特勘队在接到救援任务3个小时内,就组织好车载钻机及43名救援人员,从北京、安徽、河南等地紧急向事故地集结。

彼时,杜兵建的老伴刚刚做完手术,正需要人照顾,但面对事故救援这场与死神的竞速赛,杜兵建毫不犹豫,迅速安排好家里的事情,立即赶赴救援现场。

现场情况之复杂令杜兵建始料未及:金属矿山的地层多为火成岩,岩石硬度为12级。此外,钻孔有两层破碎岩层,并有涌水现象,钻孔偏斜率几乎100%。可谓“前有围堵,后有追兵”。

现场的救援情况印证了杜兵建的判断,3个救生孔虽进尺很快,但有的在快要透巷时出现偏斜,有的因遇破碎带卡钻,不得不废弃。

3号钻孔钻进至520米时,杜兵建凭借丰富经验,根据钻杆钻进的加压力度和钻具提升所产生的摩阻力,判断出钻孔已经打偏,如果继续钻进,将会失去纠偏的机会,成为废孔。

作为钻孔救援总指挥的他当机立断,建议救援指挥部立即下达停钻测斜指令。经过仪器测量,钻孔距离透巷还有60米,但已偏斜7米,按照常规的方法纠偏难度较大。        

此时,大地特勘队定向技术团队站了出来,他们经过研究准备采取螺旋形纠偏方法挽救这口钻孔。杜兵建和定向技术负责人迅速设计出轨迹,并向现场指挥部领导汇报。

15日17时30分,救援指挥部对救援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大地特勘队临危受命,接替承担3号孔纠偏施工任务。

事实证明杜兵建的决定是正确的,17日13时55分左右,3号孔成功透巷!

随后,救援人员快速下套管、输送营养液、下放生命探测仪和有线电话,与被困矿工取得联系。3号钻孔打通,犹如给被困矿工打了一针强心剂,他们有救了!

在得到营养补充两天后,井下传来给养孔漏水的消息,杜兵建立即下放窥视仪,观察到管口处漏水量每小时约有8~10立方米,井下的通信电话也被水浸湿。这不仅造成井下人员接取食物不便,更大的问题是上部含水地层的水灌进巷道会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存空间及安全。

杜兵建当即向指挥部提出改4号孔大孔径救生孔为小孔径保障孔,接替3号孔保障供给和通信联络的方案,并立即对3号孔实施封孔堵水措施,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支持。20日18时7分,4号孔透巷,新鲜空气、通信和给养重新得到保障。24日,随着救援通道被打通,11名矿工最终获救。

“这一切努力没有白费。”杜兵建舒了一口气。正是他当初的建议挽救了3号钻孔,提前了与井下被困人员取得联系的时间,使其成为第一个施工成功的生命保障孔。

没有“光环”的专家

在救援现场指挥若定的杜兵建,平日里却是一个谦和慈祥的长者,简单朴实、平易近人,丝毫没有专家的“光环”。

66岁的杜兵建虽是返聘的专家顾问,但每天坚持按时上下班。从笏山金矿救援现场回来后,同事们都以为他会休息几天,没想到第二天他又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今年2月,杜兵建成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特聘应急救援首席专家。问他“专家”是怎样炼成的,答案有些意外。他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与应用数学专业,因当时水文地质专业中缺乏数学人才,工作后不久他被委派到中国矿业大学进修水文地质专业,后因机缘巧合进入了原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大地高科煤层气工程技术研究院,从此与应急救援结下了不解之缘。

40多年来,杜兵建从事过技术、科研、行政工作,直至如今的矿山救援专家,他始终如一地探索着新知识、新技术,发表专业论文16篇,参与和主持科研项目11项,并将多项钻探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矿山抢险救援工作。主持的《重大矿难事故救援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获原国家安监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孔径救援钻孔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获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杜兵建带领大地特勘队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主动由灾后应急救援转变为灾前治理预防,形成了空气快速钻进工艺技术、超直井精确中靶技术、大口径瓦斯抽放孔施工技术、煤矿水害致灾隐患高效探测与治理技术、注浆加固堵漏技术,构建了一套以救援钻孔准确定位、快速钻进、大孔径救援等技术为主的矿山灾害防治与抢险救援技术体系,有效提升了救援技术能力。

谈及参与的20余次救援,杜兵建说得最多的就是团队精神,“没有大地特勘队这样好的团队,没有这样团结的团队精神,救援是不可能完成的。”他在矿山防治水领域带领技术团队研究出的“煤矿煤层底板加固”的矿区区域治理技术和“大孔径排水孔、投料孔”的工艺技术,一直被应用于矿山应急救援的生命探查和生命救援孔的施工实践。十几年来,他指导和带出了十多名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一部分年轻有为的骨干成员已经走上领导岗位。每当看到“徒弟们”领导的生产项目和主持的科研项目取得成果时,杜兵建心里都十分欣慰。他也希望继续为团队中的年轻人做个榜样,发挥余热,带好徒弟,传授技术,让更多的年轻人快速成长。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对弈,看不见硝烟、听不到枪炮,但生与死的考验却是真真切切的。一人活着,就是一个世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杜兵建和大地特勘队时刻等待着祖国和人民的召唤,在急难险重的战场上创造更多救援奇迹,不负生命的千钧重托。



上一篇:航测局李兆辉被授予“西安市劳动... 下一篇:这支“红缨”巾帼队伍不简单!

联系我们 隐私与安全 法律声明 行业机构 举报邮箱 民企清欠信访 房租减免问题投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东路21号中国煤地大厦100038 联系电话:010-63903775 010-63903982 邮箱:zgmtdzzj@ccgc.cn

版权所有: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京ICP备05010121号  技术支持: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